新闻中心
返回上一页书社有话说:2025年评职称出书政策新动态与要求
发布日期:2025-07-21
一. 政策新动态
评审标准革新:人社部联合多部门发布的新政,彻底撕掉“论文至上”的标签,将品德、能力、业绩作为核心评价维度。专利、技术方案、典型病例、文艺作品等均可作为“代表作”参与评审。例如,浙江省建立卫生职称案例库,临床医生的手术视频、病案分析可直接替代论文。
分类评价体系:政策第一次将快递工程、人工智能、动漫游戏等13个新兴职业纳入职称序列,并针对不同领域细化评审标准。学术型人才侧重科研创新,如生物医药领域的高质量专利;应用型人才考核技术成果转化能力,如工程师的项目效益;技能型人才突出实操能力,如快递行业的智能化物流方案。
监管升级:为确保评审透明,人社部引入区块链存证技术,申报材料哈希值上链,杜绝篡改可能。同时,AI系统实时筛查材料重复率(超10%触发复核),并与学信网联动打击学历造假。
二.出版政策新要求
著作质量要求提高:各地对著作的质量要求更加严格,不仅要求内容具有学术价值和专业性,还注重著作的创新性和实用性。例如,一些地区明确规定,著作需结合申报人的实际工作和研究成果,体现申报人在本专业领域的独特见解和贡献。
著作类型多样化:除了传统的学术专著,一些地区开始认可科普著作、技术手册、教材等作为评职称的著作成果。例如,江苏省规定,参与编写公开出版的向大众普及本专业科学知识的科普专著2部(主编或副主编,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)可作为工作业绩或成果参评。
著作署名要求明确:对于合著的著作,各地对署名的要求也更加明确。例如,河北省规定,在国家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论文或出版有重要价值的专著,参与合著的酌减分数。江苏省规定,出版本专业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著2部(主编或副主编,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)可作为工作业绩或成果参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