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返回上一页书社有话说:第一次专著/教材出书必看!
发布日期:2024-12-18
我们都知道评职称是关乎自己职业生涯的一件大事,在评职称过程中,出一本著作也是我们的加分项,很多作者就通过出书来实现升职加薪,评职转型。
那么职称评审的专著、教材等出书有哪些流程和注意事项?对于出版社、书号是否有要求呢?下面书社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。
一、关于字数要求
有些职称单位会对专著提出字数要求,具体是多少,却会因职称单位不同而有差异,有的是不低于10万字,也有的是不低于5万字,要提前向评职单位确认。
二、关于出版社的选择
其实一般情况下,不会对出版社有明确的要求,但也不排除个别单位有特殊规定,还是要认真看职称评审文件,严格按照要求去出书。否则即使出了书,也不能评职称用,既浪费钱又耽误了评选。
一般来说职称评审出书对出版社的要求,常见的有以下2种情况:
第一种:直接规定了出版社级别
有的单位会特别要求是省级出版社、全国百佳等出版社,那参评人必须选择该范围内的出版社来出版。
第二种:直接给出明确的出版社目录
有的单位会有指定的出版社目录,只有目录上的出版社才能评职用。
最后还要特别注意,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专著方向选择对应的出版社。因为不同出版社的收稿范围也不同,比如医学类专著,很多没有医学类出版资质的出版社就无法出版。
三、关于作者排名
一般来说,评职称对作者的排名位置是有一定要求的,因为图书出版时,能在新闻出版总署查到的就前三位作者(第一作者、第二作者、第三作者)有很多单位对不在备案内的作者是不认可的。
作者排名越靠前,评职称时加分越高,当然要负责的字数也越多,需要承担的出书费用也越高。大多高级职称都会要求独著或者第一作者,而中级职称一般只规定在著作中撰写多少字即可。
四、关于书号的选择
书号是很多评职称出书的要求之一,一般来说书号可分为国内书号、国际书号、电子书号等。当评职文件要求著作须有ISBN书号和CIP时,要选择国内书号。
当然也有不明确要求CIP的,只要有ISBN书号就可以,那这样就可以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国际书号或电子书号,出版周期上也会更短。
在出版之前,作者一定要搞清楚评职称认可哪种书号,等书号进入申请流程,就不能更改了。
五、关于出版周期要求
不同出版社,出版周期有细微的差别。一般来说从编写书稿,到交由出版方审校、排版、设计等,再到申请书号、ISBN/CIP,至最后的印刷邮寄大约在3-10个月。若中间出现返修,可能时间会更长。对于评职称出书的作者来说,提前跟编辑沟通出版时间和流程,给出版留足空间,以免耽误评职。
详细出版流程:
1联系出版编辑,洽谈书稿选题,确定出版意向
2对作者书稿的全稿或样章、目录、作者简介等进行评估;
3为作者定制图书出版方案,签订图书出版合同;
4协助作者申报选题、编辑校对、版式设计、封面设计、三审三校等;
5协助作者申请ISBN国际标准书号;
6定稿后,装帧印刷出书,邮寄样书给作者;
7发行上架,全网同步宣传。
最后注意:学术专著、教材出版所需时间可以说并不短,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。提前跟编辑沟通出版时间和流程,给出版留足空间,以免耽误评职。